夏季氣溫高,雨水多,生長快,是漁業養殖管理的關鍵時期。為確保漁業養殖的健康、安全和平穩運行,確保漁業生產的豐產豐收,特提出以下技術意見:
1、加強水質管理。夏季因氣溫高、投飼量大、魚體排泄多等,水質易污染,應7-10天加水或換水一次,每次換水10-15cm。精養魚池需安裝增氧機,一般在晴天下午2-3時開機增氧,有浮頭危險時也要開機。另外,還可以采取定期攪動底泥,清除污染源等方法調節水質。池塘保持水深1.5-2m高水位,一般將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cm左右,水色呈茶褐色、黃綠色或油青色,可促進魚類的生長。每10-15天用生石灰20-30斤/畝調節水質一次。
2、投足飼料。夏季水溫在20-28℃時,魚體生長最快,應投足飼料。一般每天顆粒飼料3-4次。飼料投喂量以投下后30-40分鐘內吃完為度。當水溫超過32℃時已超出魚類的最適生長溫度,可適當減少飼料的投喂量。飼料的投喂量還應遵循天氣、水質等要素的影響。天氣晴朗,水中溶氧量高,魚攝食量大,適當多投;天氣悶熱,水中溶氧量低,魚攝食少,殘余飼料易腐敗變質,應少投或不投;水質清爽,魚攝食旺盛,多投;水質不好,少投或不投。
3、魚病防治。夏季是魚病多發季節,必須重點做好防病工作,食臺每10天清理一次,同時每個食場用漂白粉0.5kg或生石灰10kg,加水化后潑灑,每半個月用漂白粉1ppm、二氧化氯0.3ppm或生石灰全池潑灑一次。
4、防泛塘。夜間應加強巡塘,如發現魚類等在夜間至第二天黎明前浮頭或有異常反應,時間愈早,缺氧愈嚴重,此時可拋灑化學增氧劑(需儲備)或開動增氧機,增氧至第二天日出,可防止泛塘事件的發生。